快速发布求购| | | | | 加微群|
关注我们
本站客户服务

线上客服更便捷

仪表网官微

扫一扫关注我们

|
客户端
仪表APP

安卓版

仪表手机版

手机访问更快捷

仪表小程序

更多流量 更易传播


您现在的位置:仪表网>光电器件>资讯列表>高自旋磁性团簇研究获进展

高自旋磁性团簇研究获进展

2023年09月04日 08:46:03 人气: 17438 来源: 化学研究所
  【仪表网 研发快讯】开发具有预期稳定性、规则结构和精确组分的功能材料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高自旋磁性团簇由于电子结构与几何构型、自旋态以及原子间相互作用区别于块体材料,展现出奇异的物理化学性质,为自旋电子学材料和微器件的设计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实验室研究员骆智训课题组利用自主设计搭建的质谱与光电子能谱仪器,在金属团簇与超原子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进展。
 
  近日,骆智训课题组、姚建年课题组,联合清华大学教授李隽理论团队,在探究阴离子Rhn-(n=3-33)簇与几种典型气体(包括O2、CO2、CH4和CH3Br)的反应中发现,Rh19-是具有特殊稳定性的幻数团簇,并结合光电子能谱确定了其高对称性与铁磁性的超八面体结构(S=10/2)。Rh元素本身并非磁性。研究表明,强磁性团簇Rh19-的特殊稳定性主要来源于其独特的电子结构与成键方式,且具有特殊的超原子轨道特征1S2|2S22P6|3S23P6。基于此,研究进一步提出了金属团簇“电子自旋态异构体”(Electron-spin state isomers,ESSIs)的新概念,剖析了Rh19-团簇光电子能谱热带(Hot-bands)。
 
  该工作发现了一种高对称的、尺寸在1nm的Rh19-团簇,对应于面心立方晶体铑的一个片段,诠释了从金属原子到可调控磁/电性质固体材料的结构演变规律,为剖析过渡金属光电子性质提供了原子精准的范例,并为材料基因的原子构造提供了新思路。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DOI:10.1126/sciadv.adi0214)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和中国科学院的支持。南方科技大学科研人员参与研究。
 
图1. 铁磁性超八面体Rh19-团簇的发现
 
  图2. (a)基于自主研制仪器(TOF-MS)制备的阴离子Rhn-团簇与CO2反应前后的质谱图;(b)Rh19-团簇分别在355 nm和266 nm激光下的光电子能谱;(c)金属团簇电子自旋态异构体(Electron-spin state isomers,ESSIs)机制;(d)由全局搜索确定的Rh19-的最低能量结构及范德华半径;(e)Hirshfeld电荷布居;(f)Rh19-的自旋密度布居。
关键词: 金属团簇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ybzhan@vip.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仪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表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4、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相关事宜,请联系本网。
联系我们

客服热线: 0571-87759942

加盟热线: 0571-87756399

媒体合作: 0571-87759945

投诉热线: 0571-87759942

关注我们
  • 下载仪表站APP

  • Ybzhan手机版

  • Ybzhan公众号

  • Ybzhan小程序